水資源管理

長華科技主要以自來水作為濕製程(電鍍)、洗淨與環保之用途,各廠取水來源皆來自第三方供水之地表水,取水來源均為淡水(≤1,000mg/L 總溶解固體),台灣廠區供水來源為台灣自來水公司之高屏堰、南化聯管及鳳山水庫、大陸廠區供水來源分別為岷江及太湖、海外廠區供水來源為雪蘭莪河,所有原水水源均未被劃分為國家或國際自然保護區,非來自敏感的水體;另參照AQUEDUCT WATER RISK ATLAS評估各廠區之水資源風險評估結果,顯示大陸廠判定等級「High-Medium risk (3-4)」屬有水源壓力地區,其餘各據點均為不具水源壓力之地區,其等級為 「Low-Medium risk (1-2)」。
2023年總取水量相較於去年持續呈現下降趨勢,2023年取水量1,136百萬公升,相較於2022年減少187百萬公升。

水資源使用與績效管理

長華科技主要以自來水作為濕製程(電鍍)、洗淨與環保之用途。2023年公司各廠區用水量如表所示。面對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,為確保廠區不因水資源匱乏造成立即性的缺水危機,公司持續落實監控用水量並積極推動廠區節水措施。台灣廠區於2021年開始增設製程回收系統,針對含有高酸性濃度的水洗水經過處理過濾再利用,取代原先直接經廢水處理廠處理後放流,提高製程廢水回用率,並配合各項節水措施降低水資源的耗用。

取水密集度變化概況

廠區節約用水措施

中水回收系統-製程回收水並再利用

台灣廠區於2021年增建製程水薄膜過濾回收系統,利用超過濾(Ultra Filtration, UF)搭配逆滲透(Reverese Osmosis, RO)處理製程排水回收利用;於2022年續投入薄膜過濾(Membrane Bio Reactor, MBR)設備替代UF系統放大過濾孔徑增加膜通量改善阻塞問題以提高水回收系統效率,同時亦可減少逆洗、藥洗頻率降低回收水消耗,此外減少更換濾袋流程亦達成減廢成效。2022年MBR搭配RO平均每日可增加80噸回收水至工業水池,提高用水回收率(相較2021年增加5.1%),2023年MBR搭配RO平均每日可增加170噸回收水至工業水池,提高用水回收率(相較2022年增加12.9%),2024年續投入第二套MBR過濾回收系統約8,538千元,預估每日可再增加100噸回收水。

純水回收系統-純水製程回收再利用

台灣廠區已於2021年增建製程純水回收系統,透過純水RO逆滲透系統所產生的濃縮水通過二次RRO系統進行回收,以供製程使用。由於RO純水系統設計經過2B3T前處理,使得二次RRO系統產生的濃縮水質量甚至優於自來水,因此將其導入工業水池回收循環使用。2023年台灣廠區純水製程回收水量合計為66,871噸,佔用總水量13.8%與2022年回收量66,767噸相近。

機台省水設計

電鍍機台使採用多段逆流水洗設計,這使得一道水可以在三道水洗槽中循環使用,達到節水設計。

設施介紹

回收系統電控盤 回收原水桶
MBR過濾 RO過濾

 

廢水排放量及水質監控與管制

公司每年都會定期進行採樣與檢測放流水各項數據,以確保製程產生的廢水完全符合現行環保法規範及園區納管標準,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衝擊。公司積極針對廠區廢水污染防治系統進行檢討及改善,2023年各廠區放流水質檢測結果均維持符合所在地法規核可標準

排水量概況